債市方面,債券市場在前期下跌后有所企穩,但降準后出現明顯的利好出盡走勢。一是匯率有所企穩,日本央行暗示結束負利率,日債日元上行,美元指數上行趨勢暫緩,人民幣匯率壓力減??;二是資金面壓力緩和,存單利率在上行接近MLF利率后企穩;三是贖回壓力緩和,理財自身規模仍然在擴張,其贖回行為主要是2022年贖回潮后的學習效應。央行開展降準操作,疊加8月經濟數據好于預期,市場走出明顯的利好出盡勢頭。
基本面方面,社融數據利空落地。2023年8月20日,央行等多部門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電視會議,實際上起到了此前信貸座談會的作用;在政策要求下,8月票據沖量較為明顯,最終信貸總量實現同比多增;罕見中午公布信貸數據,也反映監管層對于信貸總量多增較為滿意。中長期貸款相對來說更能體現真實信貸需求,8月企業和居民中長期貸款均同比少增,體現經濟真實融資需求仍然較差。
流動性和政策方面,財政、信貸和匯率方面均對流動性產生影響。8月財政存款同比多增約2000億,信貸同比多增約1000億,都給資金面帶來一定擾動。匯率方面,央行宣布將在香港發行150億元6個月期限央票,其中50億元為滾動續發,100億元為增發,這是央行一個月以內第二次增發離岸央票。央行通過收緊離岸流動性限制做空人民幣的力量,需要關注匯率因素對于在岸流動性的制約。央行通過《金融時報》表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與財政、產業政策密切配合,加強預期引導,密切關注金融政策效果,提升金融支持效率”,表明了偏積極的政策態度,周四央行宣布降準,預計后續流動性壓力將有所緩和。
國壽安?;鹫J為,整體來看,經濟處于溫和修復狀態,但復蘇節奏較緩。財政政策上,隨著專項債發行加速,財政支出加快,基建產業鏈數據有修復跡象;地產政策上,需要關注后續可能的新增政策和最終效果;貨幣政策上,財政、信貸等因素均對資金面帶來影響,但降準落地,資金面壓力將有所緩和。
股市方面,上周A股市場繼續震蕩下行,多個寬基指數錄得負收益,上證50跑贏創業板指,中證1000跑贏滬深300,市場風格依然偏向小盤市值風格,市場賺錢效應依然較差,兩市成交維持地量。上周金融與經濟數據造好,引領基本面改善預期,順周期板塊整體領漲,再通脹依然是市場主線,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揚,布油價格再創94美元/桶的年內新高,受。近期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的提振,煤炭、石化等傳統能源板塊持續上漲。醫藥生物板塊上周漲幅同樣居前,主要由于近期官媒和醫療學術會議多次釋放醫藥反腐糾偏信號,行業悲觀情緒的改善以及良好的籌碼結構是主要支撐。地產利好政策繼續加碼,鄭州取消限購限售政策,降低貸款最低首付比例,政策利好驅動地產鏈表現,尤其利好鋼鐵、有色等強周期行業做多情緒。社零加速修復,疊加雙節假期臨近,進一步提振了消費復蘇預期,紡服、商貿零售等消費板塊表現同樣活躍。具體來看,煤炭、醫藥生物、鋼鐵、紡織服飾、有色金屬等行業領漲,計算機、國防軍工、電力設備、電子、傳媒等行業跌幅居前。
權益市場繼續底部調整,金融與經濟數據超預期改善,引領市場基本面改善預期,為市場悲觀情緒的改善造好,短期進入政策驗證期,行情的展開或伴隨著基本面的漸次確認。從國內看,穩增長政策落地與基本面數據驗證交織,持續釋放利好情緒。央行超預期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中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貨幣政策持續發力驅動經濟穩增長。此外,經濟數據也存在結構亮點,8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大超市場預期的3.9%以及前值的3.7%,供給端持續修復的同時,需求端也在同步改善,除地產投資繼續下行外,消費、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等同比增速都超預期回升。此前社融信貸同比多增、PMI數據連續3月企穩、PPI確認價格底、地方地產政策持續落地,基本面預期出現改善,對A股預期有所提振。從海外看,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8月美國CPI環比大幅反彈至0.6%,同比超預期走高至3.7%,核心CPI環比也略高于預期,通脹整體壓力升溫。但由于核心通脹同比的趨勢性下行,以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今年以來已有6個月出現下修,勞動力市場并非如同前期所預計般強勁,美國通脹擔憂出現緩解,然而油價的持續走高和美國工人漲薪罷工等因素依然將對未來物價表現產生影響。
|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